
結果表明,心理因素是引起失眠的一個重要原因。但是也不必緊張,因為只要心理活動能自我調節(jié),它又能成為戰(zhàn)勝失眠的好武器。下面是心理調節(jié)的幾種方法,對于糾正失眠,改善睡眠,確有很好的效果,失眠患者不妨一試,特別是對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,用下面的方法來調節(jié),效果會更明顯。
a)放松情緒的方法。
雖然失眠癥是不好的,但是失眠本身所帶來的危害遠不如失眠恐懼和焦慮所帶來的危害大??謶趾徒箲]在失眠中會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,導致心理上的相互作用,即失眠—恐懼—緊張—失眠—恐懼—緊張,緊張—失眠……因此,在患上失眠癥之后,放松自己,平靜地接受現(xiàn)實是至關重要的。
(2)導眠松笑。
平躺安靜,面帶微笑,做6次深、慢的呼吸后,轉為自然呼吸,每次吸氣時,頭——額——眼瞼——唇——頸——肩——胸——腰腹——臀——腿——膝——小腿——腳,并在每次呼氣時,默念“松”,體會“松”意守部位的感覺,待全身放松后,自然入睡,如有必要,可重復2~3次。
(3)反向引導睡眠。
失眠者的思維混亂不能平靜,可采用反向引導睡眠。上了床,不是去準備睡覺,而是舒舒服服地躺下,想一些曾經(jīng)經(jīng)歷過的令人愉快的事情,然后沉浸在快樂的情景中。若因雜念難以入眠,不但不去控制雜念,反而繼續(xù)“雜念”來續(xù)編故事,而且要使自己在情節(jié)上身心愉悅,故事篇幅越長越好。這種有意識的回憶和“編故事”既能消除病人對“失眠”的恐懼,又能使大腦皮層的正常興奮疲勞轉化為保護性抑制,促進自然入眠。
四、緊松搖擺法。
仰臥躺下,雙上肢先收縮,持續(xù)10秒后放松,并體驗放松感覺,三次重復后,按同樣的方法進行下肢、頭、面及全身的緊張后放松訓練。等待完全放松后,微閉雙眼,頭以正位左右擺動,擺動5~10度,擺動1~2秒一次,一邊擺動一邊體會整個身體變得更加松弛深沉,擺動的幅度和速度也逐漸減小,這樣自我擺動的感覺就好像嬰兒睡在搖籃里搖晃,睡意很快到來。